第二十天在历史性存在中也就是在人类自己的_哲学

2023-04-14 17:30:59 我爱学习 次阅读 投稿:儒馬相道

第二十天在历史性存在中也就是在人类自己的_哲学

第二十天

在历史性存在中也就是在人类自己的命运之中,这个命运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类,而是人类先前的活动形成起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始终支配着每一代人,也在每一代人的活动中被改变。历史作为感性活动的历史,这样的命题的前提就是把感性活动理解为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人不是个抽象的意识主体,人在自然界中生活。自然界只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才向人呈现出来,这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由此引出马克思的历史观。

上堂课讲到了历史性的概念的两个方面。

人是历史性存在,真正的作为历史事物而存在的事物,它是命运自身。它拥有自己的故事。人作为人存在,所谓人的本质规定和属性,都是在历史中展开并形成起来。并不是一切经历过变化的事物都具有历史性。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历史性概念。

一是人的感性需要必然的发展。第一个需要是存活于自然界。第一个需要的满足方式是通过劳动,劳动活动本身以及劳动所使用的工具。那么在第一个被满足的需要中又产生出新的感性需要。人类的文明的果实都是不断的发展。假如停留在第一个感性需要中循环,就没有历史了,就像世世代代的蜜蜂,工蜂只制造同样的蜂房。人类为什么要保存先前获得的果实,因为人在果实中看到了新的感性需要。

二是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新的感性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既有的果实会丧失。

历史演变的动力是感性辩证法。新社会形态取代旧的力量是感性的力量。

………………(看上节课)

 

梁漱溟的父亲自杀前问:这个世界如何变好呢?

不是观念提出一个理想,它就会变好了。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什么叫历史必然性: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为只要仔细的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是马克思所认识到的历史必然性,不是逻辑的必然性,不是黑格尔历史哲学所说的理性自身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种力量带来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说,力量从感性生活中来,从感性冲突和克服感性冲突的力量中来,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感性的对抗只能用感性的力量来消除,而消除感性对抗的力量必须形成起来或达到成熟,于是任务才提了出来。这就是感性辩证法,区别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这一切都提示我们如何研究当下的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在当下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是看到观念的冲突,而是观念冲突的根据和在感性世界中的根源,是哪种力量。

 

第二节 第四个方面 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我们今天的人既在社会中,也不在社会中。我们以社会对抗的形式来赢得人对自然界的自由,以牺牲个体为代价。

马克思为什么这么断言?我们要有疑问,在思想的领域里没有任何禁区。我们现在能给出的是马克思本人的回答。我们也确实要和马克思对话。

马克思的论证根据就是这样一条: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带来财富的高度增长,它作为抽象劳动的积累与扩大,使得社会生产达到了其最充分的社会性。人类生产绝不局限于若干种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具体劳动领域,比如粮食布匹的生产。曾经被认为是最基础的领域,而资本主义打破了这一切,每一个具体劳动的领域都受制于抽象劳动积累这个目标,它一定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最高度的社会性。人类一切劳动都要通过货币的增值才具有意义。……社会生产高度的社会化。没有更高了。让每个个人都和社会市场连为一体,世界历史的个人已经实际存在。这种高度社会性的生产如何控制呢?对这种高度社会性生产的控制最后要突破私人占有的形式。私人占有的形式成为多余,不再可能。

剩余价值规律宣布了资本自我的消亡,它不是一条经济学规律。

未来人类社会我们当然相信会有矛盾和冲突,否则反者道之动就不能用了。但未来社会人类的冲突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既可爱又可恶。可爱:人能往上升,上通神圣成圣成贤,人也可以往下堕落,禽兽不如。这叫人类社会的史前阶段。

除非把战争看成根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要打,那就打。

 

第四点的第二讲 历史的内在目的

当我们讨论历史必然性、历史规律这些概念的时候,千万别把它们等同于自然必然性、自然规律。

历史是人的自我诞生的过程。我们不能说生物界的现象有什么内在目的。但人类历史一定有内在目的:“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人并不是在历史的起点上已经成为人了。人需要一步诞生的过程,这个诞生的过程就是历史。马克思:“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怎么理解呢?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外化自身,即劳动。人和动植物都有对象性本质力量,但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有主体性——人对置身于它物的对象性关系有自觉。

鱼是猫的食物,鱼是猫之外的东西,又是猫必须要的食物,一方面证明了鱼在猫之外的独立存在,另一方面猫对鱼的需要证明了对象性本质力量。但猫并不会把它和鱼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上升为自觉。人能上升。证据在哪?烹调。人知道自己和食物的关系,把着关系上升为自觉,人就不会茹毛饮血,人要制作、加工,获得食物的人类形态。这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更有的一个根源是,人是自为的存在着的存在物。这样才能发生自身与它物对象性关系的自觉。

历史意味着:人只有历史中才能获得全面展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类似的逻辑,康德说明过,理性要展开丰富自己所有的内涵是不可能只通过一代人的。比如数学的理性,通过毕达哥拉斯达到最初的数论,理性需要后面一代代人继续展开。

类似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的、全部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需要历史展开。

马克思说:五官感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五官感觉不同于动物的五官感觉,感觉的人类性。人的耳朵是能辨别音乐的耳朵,人的眼睛是能欣赏风景的、可以绘画的眼睛。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必须实际地创造出音乐作品来,才同时形成了辨别音乐的耳朵。

整个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物种诞生了。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与自然的统一(人赢得对自然界的自由)是需要一个历史来实现的。现在只是一部分统一,一部分没统一。没统一就表现出自然对人的强制的外部的力量。地震和火山还没办法。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向来是中国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天人合一。但中国思想没有形成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这个天人合一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什么是自然史?不是自然科学讨论的自然史。自然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就是我们通常可以讨论的现实历史和经验的描述它,前后的因果关系,科学的描述。但历史本身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这叫,历史的内在目的。

我们通常不会把历史看成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各种领域描述现实历史。但历史本身呢?历史本身实际上是个自然史。自然史即成为人这一过程。马克思也一开始有了中国的思想,天人合一,只不过马克思说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

中国思想有了天人合一之后主要区分为两派,一个儒家、一个道家。重点不一样,儒家在仁,道家重点在天。儒家主张通过人自己的努力,那种有德性的生命活动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建立合适的社会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它可以投射到人与所有自然物的关系当中去。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叫一体之仁。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充分地在它的真理中展开的话,它才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无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程颢所说。

道家重在天。人类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的苦恼来自自己。怎么实现天人合一?人要放弃自己的人为因素。做减法。

自然界成为人,它不是外在的强迫的物质力量。我们的人化的自然。今天也能看到,这是个历史事实。只是人在人化自然中没有得到自我肯定,而是被自我否定了。所以这个人化自然还不叫真正的人化自然,只能叫人工自然。经过资本主义的最终被扬弃,人工自然才能成为人化自然。虽然我们大规模的改造自然获得了力量,但这些力量都是和人的感性存在相对抗的,人在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中不是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是否定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叫异化。自然科学技术虽然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也同时完成了异化。科学技术表现为一种双刃剑。它既是我们征服自然的成果,它也反过来支配人、统治人。人对物的占有的关系是动物式的,它停留在有用性的原则里面,我们对物质财富的享用不是我们自己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实现。占有被狭隘的理解为拥有。人应该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1844》

历史的内在目的,这个过程看不到,但要被领会到,你看到的是现实过程,即历史。这句话别误读,好像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有若干部分,其中有一个部分叫历史。

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是历史的内在目的,而历史是它的现实实现。历史是现实的,自然史是现实历史的内在目的。

这个自然史理论的抽象的部分叫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其实用它的概念体系数学公式表达了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感性东西抽象掉了。我们以为自然界成为科学是人类智力产生出来的。它确实需要智力活动,需要给予人改变自然物的感性活动让它上升为人学习普遍和理解的理性形式,但前提是人先有这样的方式和自然打交道。

总算讲完了第二节了。

第三节应该讨论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的三层结构。

 

回顾整个课程

1.导言部分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从当代人类状况出发。为什么马克思学说在资本主义的时代诞生。社会历史的根源和思想史上的传承。

马克思哲学的性质。革命性质,为什么能达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今天哪一门科学能达到革命性呢?它们从事实出发,但不会告诉我们事实的来历,怎么从人类的历史实践中产生当下的事实来。可见马克思的科学,不是今天的社会科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二字已经告诉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无论我们对现实世界展开怎么的解释和斗争,这都不是革命。你反对对世界先前的解释,用新的解释对抗先前的解释,这是理论斗争罢了——你无非换一种方式重新承认了现实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能用观念和理论吗?假如能用,那理论斗争足以导致世界进步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的表明这种哲学理论是对现实世界中革命因素的自觉表达。于是他不同于在他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既然理论具有革命性质,那么它对现实世界的关系确实包含一层批判的维度,但是批判的维度不是来自理论的设置和批判,来自现实世界的自我批判。它只是把现实世界本有的批判自觉地表达出来。比方说在马克思之前同情工人阶级生存处境的社会主义者们,看到现代无产阶级的贫困,仅仅把这种贫困看成消极的东西,力图加以消除。但马克思的学说不是把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仅仅看成消极的东西,同时也看成积极的东西——它将导致社会变革的力量。空想社会主义当然也批判资本主义,但批判来自空想社会主义头脑的设计。他们头脑中寻求真理和体系,只有表面的革命性。

 

2.何为辩证法?

辩证法是革命的逻辑。logic of revolution。

什么叫革命。革命是范式转换。

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革命带来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生活都有范式转换。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范式是资本。封建社会生产的核心范式是土地(贵族的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租这个东西仍然有,但性质已经改变了,由于核心范式是资本逻辑。所以地租变成了资本的一种形态。

至于革命带来的是进步还是倒退?肯定是进步。进步的根据在哪?为什么爱因斯坦物理学对牛顿物理学来说是种进步?先前的理论下降为新的范式理论的一个环节,一个special case。但牛顿物理学的公式通过转换成不了爱因斯坦的公式,反过来却可以。

科学理论如此,人类生活也如此。将来真正的人类社会绝不是和以往人类社会所形成的成果施行彻底的决裂,而是保存了以往所有的文明果实,让它们获得新的意义,属人的意义。今天的技术不具有属人的意义,它具有统治人的力量。将来仍然要技术。

这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革命的逻辑。革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一个现成的事物,不仅从肯定的方面去理解它,而且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它,也即从它的必然灭亡的方面去理解它。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一切人类历史的每一次真实的进步都是范式转换,那么它同时意味着一个现存的事物是具有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它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而新的社会形态或理论从哪来?从先前一种理论或社会形态自身中产生出来。事物总是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牛顿物理学导致的一系列的发现准备好了否定自己的力量。

要对辩证法有全面的领会。比如,资本主义的扬弃是从外部被否定的吗?它是自己生长出否定自己的力量。社会主义的要素全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面成熟。资本主义的生产越是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化,它就越是准备好社会主义要素。

革命的,意味着这种历史科学一定用辩证法。不含辩证法的科学,绝不可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科学。它的方法是辩证的。我们现在不可能让经济学家把他们的科学变成辩证的。经济学家绝不可能在他们的资本研究当中到处去发现资本如何否定自己,他们要做的事情倒是是为资本的逻辑做修补的工作。他们有个基本的设想,即资本的逻辑是理性上自洽的self-content。革命的科学一定揭示这种非自洽性。在资本这种生产方式中本身包含着自己不可克服的矛盾,它绝不追求一个selfcontent system。

 

3.社会权力的概念

什么是社会权力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首先它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不是自然现象,自然界没什么权力。狮子吃羚羊并不是行使power,这是自然现象。

它是非理性的。所谓power,就是一部分人支配、统治、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力量。

既然它是权力,它就是感性的力量。它不是权利(right),权利是观念。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social power的法律用语。财产关系是法的关系,财产关系其实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而迄今为止的生产关系(除了原始部落某些共产主义因素外)都是社会权力,全是对抗性关系。它是真实的力量。

改变权利就能改变权力?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的权利观念,每一个人的经济平等绝不能消除现实中的资本作为power。曾经有过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按劳分配,平等了,但只要生产是以商品生产的方式展开,只要产品交换不叫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那就资本要起作用了。每个国家投资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都需要利润,利润就是剩余价值,那么这个利润的追求者一定会演变为新阶级。

是power决定了right。

让旧的power退出历史舞台,让新的power诞生,比如资本和土地所有制战斗。这一定是战斗,绝不是nullea。因为感性的力量只能用感性的力量来摧毁。power是感性的力量,牢记这一点。这个学说没那么可爱,但它可信。我们心比较善良,最好不读马克思的书,不要战争。但战争还是来了。

社会权力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核心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大厦的拱心石。什么叫历史唯物主义?philosophy of social power。

 

4.阐明“人与自身人的本质的关系是实践的。”

我们是人不同于动物,我们具有人的本性,费尔巴哈把它称为类本质。类本质这个概念不能否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自己单独地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形成起来。人是社会存在物。动物不需要它的交往也能形成生活方式,这是它的本能规定。我们今天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远古方式差别很大,我们民族和其他民族,可见这些不来自本能的规定。不同地理区域中的猫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吗?没有。波西米亚的猫总是要出走。罗马这个城市的晚上是猫的世界。狗有狗的生活方式,始终围绕主人转,猫没这种本能。于是人类拟人化的描述这两种生物。就是他们是被规定的。

人的生活方式可不一样。证明了:没有单个人拥有自己作为本能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本身高于每一个个人。内部联系的性质被叫为类本质。

费尔巴哈说了这个概念,马克思充分承认。但马克思说类本质也不是先被固定的、非历史的,倒也是历史的形成起来和变化的,叫类生活。类生活是历史的。

那么“人与自身人的本质的关系是实践的”的意思是: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才能实现人作为人的存在。

 

实践的什么意思?:创生或改变人与人关系的活动。

人只有在创生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他与自身作为人的本质的关系。

单个的人没办法建立。而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创造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洞见就在这一点上——因为它把实践理解为不是精神的活动。康德也承认在这个意义上用实践的概念,理性的实践用法。

但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是感性的,感性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洞见就是人类的劳动有两个产品:一个是生活资料,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这样批判了蒲鲁东。物质生产同时被理解为生产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生产关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出来。所以这种物质生产被理解为实践了。

在马克思前,西方哲学从来没把物质生产看成是实践的,只是说这是必不可少的领域,人必须活着,然后谈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精神的建构,宗教的或哲学的或伦理的或道德的,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于是马克思第一个规定了物质生产是实践的,即创生人与人的关系的。

 

5.如何理解感性活动是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人是对象性存在物。

什么叫对象性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他之外有他所需要的对象。他也可以成为其他存在物的对象。人只有作为对象性存在物才是真实的存在物,否则把对象性拿掉,人就是精灵般的存在、唯灵论的存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人要实现自己的对象性需要,他需要活动,就是要把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外化。这个外化就是他的主体性。人把在自己身上固有的对象性本质力量设定为一个在外的对象,这种设定,就是他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外化,表面了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不同于其它自然存在物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它具有主体性。这个主体性,叫人对自身与它物的对象性关系有自觉。其它自然物当然也处在对象性关系中,但他们对这种对象性毫无自觉。这种自觉性的根源乃在于人是自为着存在着的存在物,他的存在的自为性质,自己意识到自己存在,自己对自己的存在有存在关系,人以领会自己存在的方式存在着。书桌存在,但自己不知道存在。

 

6.如何理解感性活动确证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

不能把人从自然界中抽出来,说人面对一个自然界去理解它、征服它,人变成自然界之外的一个东西,比方说,意识主体。人本来就在自然界中,这不是一个生物学原理,人本来就在其它自然物的对象性关系中。人因为自觉到这种对象性关系,人就有了感性活动。直接的人的肉体存在不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自然对象也不是属人的自然对象。通过感性活动,一方面人自身就是感性社会。通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这种同一性当中,人等于什么呢,自然界等于什么呢?《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中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在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当中,人不是抽象的认识主体,人就是感性社会,不是单个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同时自然界不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自在的抽象的物质世界,而是感性世界,它们深刻的基础就是感性活动。在感性活动当中,一方面形成了作为人的人,一方面形成了真正属人的感性世界。比方说今天的机器、互联网各种现代技术构成的世界,既是感性社会又是感性世界,虽然是异化了的。

 

7.现实的个人

两个方面,一个感性活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个人针对抽象的个人。欧洲近代哲学才把人类历史的起点设想为抽象的个人,那叫原始状态,自然状态。比如渔夫猎人生产不同东西彼此交换,好像抽象的个人本来就是历史的开端。

感性活动在哪展开?在感性的自然界中展开。感性的自然界就是他活动赖以展开的条件,叫物质生活条件。人在世界中,这个世界就是物质生活条件之总和。它被理解为历史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

 

8.历史性

怎样的事物才具有历史性?它自身的存在形式,是自己的活动的结果。马这种物种,不是自身活动的结果,它被规定为如此。人不是这样一种自然物种,人的存在形式是他活动的结果,而且在活动中发生着他的变化,形成了他自身的命运。这叫历史性。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得对:人不可能在一瞬间拥有他的生活幸福。生活幸福不是它固定的属性,人需要整个一生的过程才能拥有他的人生幸福。

 

9.生产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只要以自然界为中介的关系叫生产关系。

我们不把宗教政治科学放进来。人与人之间有宗教联系,我们都是基督徒,那么这种宗教关系是宗教观念上的关系,不叫生产关系。你是个自由主义者,我是个新左派,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观念上的对抗关系。

生产关系是以自然界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绝不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这同一个东西就叫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引出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来。用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规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东西,它只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生产方式这个概念的生产是指社会共同体的自我生产。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它当然包含生活资料的生产,没生活资料社会共同体不能存在。但在根本上必须理解为生产方式是指社会共同体自我生产的方式。

 

10.如何理解感性需要的必然发展?

涉及到劳动的主体性。人在自己的劳动产品做成之后,在这劳动产品上看到了自己的感性需要的实现方式,并直观到了新的感性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了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了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由于感性需要的必然发展,人才会有它的历史。

 

11.如何说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

“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活动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人们如果想把这些果实赖以成熟起来的形式保存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这一切果实。”

生产方式必然要变更的原因就在于先前获得果实的形式不是保存果实的形式。为什么?难道我们不能在原来的形式当中保存这些果实呢?为什么?根源在哪里?我们在已经获得的果实当中看到了新的感性需要。我们为了去实现满足新的感性需要,我们不得不改变形式。既有果实只有去满足新的感性需要时才能得到保存。

10和11内在关联。由于感性需要的必然发展也一定会导致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而所谓生产方式的必然变更就是放弃那曾经在其中获得成果的那个形式,代之以新的形式。

当下中国历史进程表明了这一点:我们旧三十年获得的经济成果的旧的形式不再是保存这种果实的形式,于是我们期待着新的。当然权力与资本联手来获得这些经济建设获得成果之后,我们要把这些成果保存下来,我们就必须要结束权力与资本的联姻,这些曾经有过的社会形式必须被放弃。

就像英国东印度公司,它垄断了英国的海外贸易,这就是权力与资本联手的英国形态。终于东印度公司退出了,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就是权力王室的权力从市场中退出,这时候带来巨大的刺激力量是工业革命,让英国内部以新的手段、以机器化方式生产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来了。于是观念上伴随着一部著作的出现《国富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就是让权力从市场上退出,用无形的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这再度证明了辩证法,这证明了辩证法的胜利,获得果实的形式不是保存果实的形式。

 

概念解释题5个,50分。原理阐释题2道,50分。王:考哲学要愉快。希望大家都100分,谢谢大家听我的课。

查看原视频

【王德峰】马克思哲学导论(第二十讲)完结-附笔记资料-复旦大学课程